“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案例分享

浏览次数:11863次      更新时间:2019-05-08 10:15:13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战略。2018年的中央1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这一战略的提出,既是对以往乡村政策高屋建瓴的总结,也是未来乡村发展的战略纲领。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文件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美丽浙江建设新成果时曾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乡村振兴创新引领机构绿维文旅认为,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国农村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美丽乡村七大规划路径(一)产业发展型模式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产生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乡村,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集聚、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规划路径:初步构建美丽乡村旅游产业链,针对每一个乡村特色,以主导产业融合相关产业,衍伸文化创意、文化休闲等特色产业,加速产业带动效应。
(二)生态保护型模式
生态保护型模式多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规划路径: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规模化单一大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泛旅游产业集群化为方向的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三)城郊集约型模式
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规划路径:在一、二线城市周边以品质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社区建设示范项目。
(四)资源整合型模式
资源整合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或者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或者其他农业资源发达地区,产业以渔业或者牧业,或其他农业资源为主。
规划路径:大农业资源与其它旅游休闲业态有机融合的农业旅游综合项目。
(五)高效农业型模式
高效农业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规划路径:以当地特有的优质大农业资源与差异化“高、精、尖、新”农业科普展示内容相结合,建立现代都市型生态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
(六)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规划路径:规划建设家庭休闲农场、家庭农庄、企业乡村会所等。
(七)文化传承型模式
文化传承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规划路径:文化传承型乡村的规划。
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案例(一)毕节八寨镇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规划
毕节市七星关区紧跟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国家、贵州省、毕节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文件精神,以贵州省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以区域交通环境改善为机遇,以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启动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工作。
在贵州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生态文明型和民俗特色型四种典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趋于成熟,已成功发展了一批美丽乡村。在周围村庄快速发展,八寨镇村庄自身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找到八寨镇的出路?七星关区政府委托绿维文旅进行八寨镇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规划,并创新性的探索出了美丽乡村更具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农业”模式。规划思路与模式要点如下:
以村庄实际为出发点,秉承“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旨将八寨镇打造成为区域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探索构建可憩可游、宜商宜居的最美乡村。
规划在八寨镇植入中华诗画文化,规划在高流村改造中植入陶渊明诗画文化,在镰刀湾村改造中植入人民公社文化,在庆坪村改造中植入中华孝文化、在谢家村改造中植入三国演义故事文化,在镇江村改造中植入国学文化。以中华文化为灵魂,重塑村寨文化,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村寨文化,形成旅游吸引力。
“文化+旅游+农业”模式:
(1)文化——复兴传统文化,再现中华文明(2)旅游——与农村风光结合,发展乡村旅游(3)农业——围绕有机刺梨,发展优势产业(二)浙江淳安界首乡鳌山村富丽乡村策划及设计[3]
鳌山渔村项目位于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畔,被列为淳安2015年度富丽乡村示范村,政府给予了高度期望,意将鳌山村打造成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浙江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典范、淳安乡村旅游的标杆。
绿维文旅深入挖掘鳌山村乡村旅游资源,提出要做大做强鱼文化,引入“互联网+乡村旅游”,乡村众筹等新思维,将鳌山打造成集农业体验、乡村度假、文化休闲、餐饮娱乐、拓展运动为一体的富有乡村文化情调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本项目思路得到了甲方和专家高度认可。2016年5月11日,淳安县委副书记、县长柴世民,县政协主席刘小松,副县长江华平等领导专程调研鳌山渔村建设工作,对鳌山渔村富丽乡村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鱼文化礼堂、民居民俗、鳌山鱼街、垂钓俱乐部等项目已营业。

旅游接待中心改造后实景图
乡村环境是带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在浙江千岛湖鳌山渔村落地案例中,绿维文旅从乡村“颜值”入手,提出“乡村旅游综合体”这一理念,通过乡村建筑和景观的深度设计,对鳌山渔村进行全面的颜值改造和提升,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实现乡村的振兴。

民宿1改造前现状与设计图

民宿1改造后现状
(三)河北省卢龙县柳河山谷美丽乡村
近年来,秦皇岛市卢龙县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和生态美”为目标,实施民居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等12个专项行动,重点打造柳河山谷内的村庄。在此背景下,卢龙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绿维文旅编制《河北省卢龙县柳河山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并对柳河山谷11个村庄进行了美丽乡村专项规划设计。
柳河北山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主要从民居改造、饮水安全、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厕所改造、清洁能源利用、垃圾治理、村庄绿化、特色富民产业发展、电商平台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12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其中,重点集中在民居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三个方面。

柳河北山村村口大门效果图

民居改造效果图
(四)生态修复、综合整治:焦作·老家莫沟低成本建设美丽乡村
老家莫沟,是以“环境综合整治、村落保护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城乡统筹改革”为主要内容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采用乡土做法、乡村的氛围营造手段、以乡建的方式,建设人们高品质、低造价、快落地的美丽乡村项目。
特征:非景区产品;非旅游产品;是政治类关乎民生的乡村产品。
措施:重乡土营造、重工匠精神、重乡建落实、重民生建设、重生态改造。
原则:修旧如旧原则、“7:3”改造原则、乡村建设设计思维
河南焦作·老家莫沟项目作为低成本乡建典范,绿维文旅对该项目提供了设计、施工指导服务,目前大部分产品已投入运营。老家莫沟建筑及景观落地效果较佳,自然和修复景观能够充分体现古朴乡情,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得到央视焦点访谈、新华网等媒体的报道。本项目打造以“互联网+、一修复三实现”为特色的集宜居宜业、休闲旅游、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特色农村。
孟州市委市政府在实践中,意识到当前孟州农村存在着生态失衡、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精神失缺等四大问题。自2015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要求,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孟州市提出“一修复三实现”的思路,即,修复乡村生态,实现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回归。以莫沟村为试点,探索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当今农村的发展方向。
依托莫沟村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本着“不砍树、不填窑、不扒房、让农村回归自然朴实状态”的原则,对其进行生态修复、绿色改造,恢复原有村落民居的历史人文风貌,融合传统风貌与现代功能,实现“梦中故乡绿色莫沟”的愿景,打造中国知名的窑洞特色生态小镇。
近年来,美丽乡村是国家建设重点。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聚焦“三农”,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财政部曾表示从2016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前方战争激烈,我们需要大量有战斗力的勇士,快来加入我们的战队吧!

Copyright © 2021 天隽建筑工程设计咨询(徐州)有限公司   ICP备案:苏ICP备16055692号-1

上海落户政策
采耳培训
深圳小产权房
CE认证